跳到主要內容區
:::

五年級走進歷史的廊道,動手體驗承載著豐富歷史意涵的「鳳眼糕」

發佈者 : 營養師
臺灣為什麼有多元的米食文化?
五年級的社會課裡老師告訴我們:「不同時期來臺的族群在這裡相遇,交織出豐富文化內涵並展現在生活中,族群間學習、理解和尊重,讓臺灣社會呈現多元文化共存的樣貌,在飲食的層面,因為臺灣的氣候和地形適合水稻生長,在清帝國時期興建的水利建設、陸續實施的土地改革政策,不但改善了農民生活,稻米的產量也逐漸增加。
為了讓孩子對這段飲食文化的發展產生連結和共鳴,我們邀請玉珍齋的老師入班帶孩子走進歷史的廊道,動手體驗製作承載著豐富歷史意涵的「鳳眼糕」。
十九世紀末,原住福建的黃錦一家人看見這樣繁榮的情景,一家人決定移居來臺灣,並在鹿港創立了米店「復豐堂」和布店「泰豐堂」,生意蓬勃,當時的鹿港文風鼎盛,茶會活動蓬勃發展,黃錦閒暇之餘,喜歡在書房和朋友聚會,共議詩文、品茶,但總感覺少了一些糕點來增添聚會的氛圍。於是,就將私房點心「鳳眼糕」端上書桌,品嚐過「鳳眼糕」的人都對其讚譽有加,使得這道祖傳私房點心成為商機。光緒三年,黃氏先祖以「鳳眼糕」的發源地「玉珍齋」作為店名,開始販售糕點。
儘管多數糕餅的熱量讓人聞之色變,擔心香酥口感的油脂和熱量影響健康和體態,但為了文人聚會而誕生的「鳳眼糕」其材料卻是簡單又單純,只有兩種:在來米粉與發酵白砂糖,看起來淡雅象牙般的白和綿密的糖粉,散發著稻米獨有的香甜濃郁的香氣,齒間冰涼入口即化,嫩滑的粉末消散在嘴中,形狀像美女的鳳眼,得名的寓意是象徵美女需呵護小心保護,也代表珍惜每位賓客。

聽完老師生動有趣的「鳳眼糕」歷史故事後,老師發下原料,讓孩子用手摸、鼻聞、眼看觀察體驗。「色澤白是粉狀、有香氣卻沒有味道」孩子說著,這是米粉,「白色黏稠狀,吃起來黏牙有甜味讓人想再來一杓」孩子舉著回應老師的問題,原來這種白糖和一般市售砂糖製程不同,需要經過三到六個月發酵轉化成糖絲,無水的發酵糖依比例混合後放入模具中壓制成形是讓糕餅不易碎裂的關鍵。
孩子領了木製眼睛模型和材料也聽了製作要領之後,準備要大展身手體驗和品嚐在清末文人茶點的美好滋味,也深入了解當時臺灣的經濟作物和繁榮的鹿港衍生出的高級米食糕點。
瀏覽數: